“这剧情编剧都不敢这么写!” 最近香港证监会的一纸罚单百事达配资,把一桩尘封数年的 “黑吃黑” 大戏炸回公众视野。一边是顶着 “金融精英” 光环的瑞银前副总监,一边是靠色情产业狂赚 5 亿的南京“会所大亨”,两人联手上演的洗钱骗局,最终却以最荒诞的方式全员翻车。
一个本该守护财富的人,如何一步步沦为金钱的猎手?他究竟用了什么手段,悄然卷走高达1.3亿元的资金?
背后的真相,远比想象得更令人震惊。
故事得从 2014 年说起。这年,刚移民香港的于全利成了瑞银的 VIP 客户,接待他的正是刚从汇丰跳槽过来的孙健荣。彼时的于全利,在南京算得上是 “地下大佬”—— 他掌控着 5 家藏在四五星级酒店里的高端温泉会所,表面做着养生生意,暗地里却干着组织卖淫的勾当,9 年里非法获利高达 5.4 亿元。而孙健荣则是金融业的 “青年才俊”,30 出头就坐上瑞银副总监的位置,对外打着 “高净值客户贴心管家” 的旗号。
展开剩余83%两人的交集,始于于全利的一块心病。作为 “黑钱” 的主人,他比谁都清楚资金见不得光。虽然 2013 年就移民香港铺路,但每人每年 5 万美元的外汇管制,让他转移资产的速度远远赶不上 “捞钱” 的速度,之前两年才转出 900 万美元,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。
孙健荣一眼就看穿了他的焦虑,主动凑上来递上 “捷径”:“于总,正规渠道太麻烦,我帮您私下操作,比点外卖还利索。”
这个所谓的 “捷径”,说白了就是个赤裸裸的骗局。孙健荣让于全利把钱转入自己指定的内地账户,声称由他在香港换汇后存入于全利的瑞银联名账户。于全利明知这不合规,但 “黑钱” 的身份让他不敢走正规流程,当即拍板成交。从 2016 年 11 月到 2018 年 2 月,于全利的会计分 37 次、跨越 14 个不同日期,把 1.32 亿元人民币打入了孙健荣指定的 29 个内地账户,其中一笔 500 万更是直接进了孙健荣自己的招行账户。
为了让戏演得逼真,孙健荣堪称 “影帝级” 骗子。每次收款后,他立马通过微信发去表姐名下汇丰账户的 “转账申请” 照片,谎称 “资金已进香港中转”;每月还准时送上伪造的瑞银对账单,从字体、排版到防伪水印都复刻得一模一样,只在余额数字上动了手脚。于全利夫妇被蒙在鼓里,看着假账单上的数字沾沾自喜,压根没料到自己的钱早已成了别人的囊中之物。
拿到钱的孙健荣彻底暴露了贪婪本性。这位表面上年薪百万的金融精英,把 1.34 亿港元分别转入自己的香港汇丰和恒生账户,随后开启了疯狂挥霍模式:在英国伦敦一口气买了 4 处房产,其中一栋居然是带 27 个出租单元的商业楼;在上海、深圳各拿下一套高端公寓;名下塞进 6 辆豪车,法拉利、兰博基尼、保时捷应有尽有。除此之外,海外信托、艺术品拍卖、子女昂贵的国际教育费,哪样花钱哪样有他。
孙健荣的算盘打得精:于全利的钱来路不正,就算发现被骗也绝对不敢报警,只能吃哑巴亏。可他千算万算,没算到自己的辞职会砸了自己的脚。2018 年 6 月,孙健荣突然从瑞银离职,于全利的账户交给新顾问接管。交接时,新顾问一看账单当场傻眼:真实余额比孙健荣伪造的数字少了 1.2 亿,37 笔存款记录全没了踪影。
更戏剧的是,于全利发现被骗后,第一反应不是报警,而是私下找孙健荣对质。他怕报警牵出自己的色情生意,可孙健荣压根不吃这一套,一会儿说 “钱在合作账户”,一会儿说 “被汇丰卡住了”,全是糊弄人的鬼话。新顾问可不想背锅,果断上报瑞银,警方就此介入。
按理说这时候认错或许还有转机,可孙健荣偏要作死。2018 年 7 月,法院下达 1.3 亿港元的全球资产冻结令,禁止他处置任何资产。可他转头就把伦敦的房产权益转移到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公司名下,以为能瞒天过海。结果这波操作直接给他加了条 “藐视法庭罪”,2023 年 12 月先判了 6 个月监禁。
更可笑的是,为了减刑,孙健荣竟想出 “揭发对方” 的昏招,主动向法庭提交证据,说于全利的钱是卖淫所得。他以为这能证明自己 “被骗”,殊不知恰恰坐实了 “明知是犯罪得益仍处理” 的罪名,直接把自己从 “欺诈” 升级到 “洗钱”。2024 年 6 月,法院判他洗钱罪成立,再添 10 年监禁,数罪并罚总共 10 年 6 个月。
今年 9 月,香港证监会再补一刀:终身禁止他重投金融业界,彻底断了他的后路。
这边孙健荣锒铛入狱,那边于全利也没好下场。2019 年,他的卖淫团伙被端,这起案件还是中央督导组交办的要案。经查,他的会所分工明确,安保经理还定期组织应对检查的 “321” 演习,涉案人员多达 37 人。2020 年,于全利因组织卖淫罪被判 15 年有期徒刑,只能在监狱里通过书面证词参与孙健荣案的庭审。
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结局:法院认定,这笔 1.3 亿的 “黑钱” 由于是在于全利案发前被转移的,不算追缴赃款,孙健荣得把钱全数还给于全利。这意味着,等于全利 15 年刑满出狱,说不定还能拿回这笔被 “洗白” 的巨款。而躺枪的瑞银,虽然没直接亏钱,却落了个声誉危机,最后掏了 600 万港元和解金才草草收场。
有网友扒出,孙健荣的 “副总监” 头衔水分极大,在私人银行快的话两年就能升职,跟美发店总监差不多。可就是这个 “注水总监”,却差点把亿级骗局做成 “完美犯罪”。
金钱洗不白罪恶,权力也终将臣服于法治。
那些游走灰色地带的人,总以为自己聪明过人,能凌驾规则之上,结果往往被反噬得最惨。
正义或许会迟到百事达配资,但从不会缺席。
发布于:江苏省好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